防腐涂裝常見缺陷及處理措施
常用的防腐涂料涂裝方法包括:刷涂、滾涂、浸涂、淋涂、空氣噴涂、無空氣噴涂等。每種方法各有特點和適用范圍,應結合現(xiàn)場環(huán)境(包括溫度、適度、風速)、涂料品種來確定。
防腐涂裝常見缺陷及處理措施
常見缺陷 | 產(chǎn)生原因 | 處理措施 |
附著力差,達不到要求 |
①表面處理方法不當; ②表面處理質(zhì)量不符合要求; ③除銹方法不當,產(chǎn)生表面拋光現(xiàn)象; ④在潮濕表面或已污染表面涂刷; ⑤涂裝時間間隔過短。 | ①采用噴砂等可靠的除銹方法,改手工除銹為機械工具除銹,使用粗砂布、硬鋼絲刷;
②向施工人員明確除銹等級,明確驗收標準; ③根據(jù)基材不同選擇不同的除銹方法,必要時用除油清洗劑; ④適當延長涂刷間隔時間 。 |
固化速度慢或者不固化 | ①固化劑用量不足;
②固化劑過期或失效; ③施工時的溫度、濕度不在允許范圍內(nèi)。 | ①更換專用固化劑或檢查固化劑效果;
②檢查固化劑用量是否與現(xiàn)場溫度、適度相適應; ③待環(huán)境溫度符合條件后再施工。 |
涂層咬底、起泡 | ①底層漆未完全固化或者上下層漆不配套; ②漆桶含水或基層表面潮濕; ③稀釋劑過強。 | ①待底層漆完全固化后再刷下一層; ②除水、除濕,確保干燥; ③選擇合適的稀釋劑。 |
涂層不平整,有小疙瘩、光澤不一致 | 涂料配置時未充分攪拌均勻。 | 充分攪拌均勻。 |
涂層厚薄不均勻,涂刷痕跡明顯 | ①涂裝方式選擇不當; ②涂刷時力量過大; ③施工時單層厚度過大。 | ①為確保涂層均勻,應按照噴涂、刷涂、滾涂、浸涂的順序選擇涂裝方法; ②減輕涂刷力量或適當稀釋涂料; ③檢查施工順序是否合理,應確保先上后下、先對拐角和凹坑處單獨刷漆。兩層漆之間涂刷方向應垂直。 |
涂層表面龜裂、起皺 | ①涂裝時低、中、面層漆之間的配套性不好; ②涂裝間隔過短; ③一道涂刷過厚或者涂刷后暴曬。 | ①更換涂料品種、選擇合適的配套方案; ②適當延長涂刷間隔; ③適當增加稀釋劑; ④防止暴曬。 |
露底或流掛 | ①表面有油污; ②前道涂層與下一道不配套; ③一道涂裝過厚、涂料過稀或噴槍使用不當。 | ①用溶劑或脫脂劑去除油污; ②檢查涂層的配套性; ③用稀釋劑適當稀釋或檢查噴槍; ④充分攪拌,防止稀釋過度。 |
漆料發(fā)渾 | ①稀釋劑選擇不當; ②吸潮、含水; ③制造過程中反應不完全。 | ①更換溶劑; ②過濾; ③回鍋反應。 |
涂刷后段時間返銹 | ①除銹不徹底; ②除銹后未及時刷底漆; ③厚度不足。 | ①徹底除銹,達到規(guī)定標準; ②除銹驗收合格后及時涂刷底漆; ③確保厚度并選擇耐腐蝕性好的涂料品種。 |
文章節(jié)選自環(huán)保化工平臺